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長壽: 學起來!長壽觀察家揭示4大共同點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醫學昌明,人類壽命也隨之延長,長壽話題歷久不衰,然而“呷百二”對大多數人而言感覺遙不可及。研究百歲人瑞的專家透露,除了先天基因影響,能活到百歲的人士有幾個共同特色,包括維持人際關係強健、人生有目標、注重靈性面、懂得釋放壓力。




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道,世界各地百歲人數持續增長,2015年逾45萬人,比1990年多3倍有餘,估2050年可達370萬人。


遺傳基因是長壽的重要因子,人類壽命有其上限,倘若先天未獲長壽本錢,不太可能比平均年齡更長壽或成為百歲人瑞。不過,生活層面還是有幾個關鍵招術有助延壽。《每日郵報》向多位專家請教之後,歸納出長壽者四大共同點:

■強健的人際關係

意大利薩丁尼亞、日本沖繩、希臘伊卡裡亞(Ikaria)、美國加州洛馬琳達(Loma Linda)、哥斯達黎加尼科亞半島(Nicoya Peninsula)是全球知名長壽“藍區”,以百歲人瑞聞名。上述地點長壽者都有強健牢固的人際關係,與家人關係親密、信任鄰居。哈佛大學研究1300名80歲長者發現,早年人生經歷會影響人的壽命,人際關係溫暖緊密者多半活得比較久,也能顯著延後身心健康下滑情況出現。

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知名神經精神醫學家傑斯特(Dilip Jeste)說:“人類是社會化的物種,我們在擁有群體感、歸屬感的情況下方能生存。

不過,在臉書等社交媒體高頻度互動往往無法避免孤獨感來襲,這種人日常生活缺少的是實實在在的人際密切連結。

■堅定的目標


“藍區”人瑞第二個共同特色是人生有目標。哥斯達黎加人瑞常把“生活計劃”掛在心上,薩丁尼亞老人喜歡照顧小孩,日本厚生省推廣“活下去的意義”(Ikigai)。2008年一項針對日本逾4.3萬人的研究顯示,若少了生活價值或意義,因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60%。

2019年刊於《美國醫學會期刊》(JAMA)一項研究找7000名50 歲以上成人以問卷排列人生目標,研究員據問卷答案評分。5年後發現,人生目標分數最低與最高的受訪者相較,前者死亡率是後者的2倍。

2016年一份針對10個不同研究的綜合分析顯示,人生有目標可讓全因死亡率降17%。這些研究涉及逾13.6萬人。


許多人經由工作找到人生目標,尤其男性,但“退休”也因此具有殺傷力。傑斯特建議,要找其他事情做,例如當志工、重拾年輕時接觸的藝術或嗜好。“意義”能與“利他主義”相輔相成。

■重視靈性層面

“藍區”人瑞第三個共同點是精神層面有寄託,專家認為這讓長者獲得踏實感與歸屬感。傑斯特強調,這不是說長壽者個個都參加宗教組織,透過與大自然交流或實踐利他無私的理念也能充實靈性面。自認靈性較高者,壽命也較長。

不過,參加宗教團體活動的確有助於建立強健的群體感,增加長命百歲機率。《公共科學圖書館》期刊(PLoS One)2017年刊登一項針對5449名40至65歲美國人的14年追蹤研究,調整年齡、種族、性生活、慢性疾病等因素後,平時參加宗教活動者14年後死亡的機率,比不參加宗教活動者低了46%。

■妥善管理壓力

百歲人瑞還有一個共同點:壓力指數低。長壽者有各式各樣舒壓方式,例如牢靠的人際支持力量、每天小睡很多次。眾所周知,長期承受壓力會逐漸耗損身心,已知會增加失智、焦慮、失眠、高血壓、免疫系統衰弱的風險。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4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.0008 秒